關於協會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巴金森氏症簡易自我檢核

                   協會很榮幸邀請到臺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中心和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的張詠荃治療師,以健康促進的角度探討巴金森氏症的預防,張詠荃治療師致力於巴金森氏症臨床服務,不僅實務經驗豐富,專業知能亦是有目共睹,感謝她願意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簡單小動作自我檢測巴金森氏症的徵兆,讓大家對巴金森氏症有更多的認識,進而早期預防,使健康促進更貼近生活!



                帕金森氏症,或稱為巴金森氏症,最早是在西元1817年,由一位英國醫師Dr. James Parkinson,首次報告出有四位症狀非常相似,皆為四肢、軀幹僵硬,有顫抖情形,行動上遲緩不便的案例,由於此為醫師為首位發表之醫師,故此病症使用其名,命名為Parkinson。巴金森是一種神經退化性動作障礙疾病,其成因是因為腦部黑質體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因為不明原因,導致其退化的速度,較一般常人來得快速,多巴胺的分泌因此而受到影響,逐漸減少。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缺乏多巴胺會造成僵硬、顫抖、動作障礙等表現,除了動作障礙之外,可能亦會使患者出現其他次要症狀,例如焦慮、憂鬱、睡眠障礙、胃腸症狀等非運動方面的障礙。

                由於原發性巴金森的發病年齡約為60歲,大致與人體開始邁入老化的時間非常接近,因此早期巴金森氏症之症狀,容易被視為是老化,或其他身體不適而被忽略,有些病友會先出現肌肉疼痛、平衡變差的情形,有些則可能是從不自主顫抖開始,以下提供巴金森之早期症狀供民眾自我檢測:

1. 出現不自主抖動的現象,可能是一隻手、一隻腳,也可能是嘴唇、手指等地方。
2. 感覺動作變得比以前緩慢,身體或肢體比較僵硬。
3. 平衡能力改變,有差點跌倒或是站不穩、行走不穩的狀況發生。
4. 肌肉疼痛,例如肩膀、脖子、腰部、背部疼痛。
5. 說話音量變小聲,或是說話變得比較不清楚。
6. 臉部表情變得比較沒有變化,或感覺臉部肌肉僵硬
7. 走路覺得腳變得沉重,或是感覺比較抬不起來,容易拖行。
8. 走路的步伐變小,走路速度變慢,手臂擺動的幅度減少。
9. 寫字變得容易累,速度變慢,字體改變,可能變得比較小或線條容易抖。
10. 感覺體力變差,容易累,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感覺手腳比較沒有力氣。